当代年轻人的“新交友主义”:丰富的灵魂真诚靠近

比起各种人设打造和标签,人们逐渐发现更有价值的交友方式:在展示真实自我的基础上,与陌生人进行真诚沟通。

这也是当代年轻人正步入的“新交友主义”时代:对 “生理需求”或“填补空虚”的欲望转向对情绪价值的期待,灵魂丰富度、三观匹配度和经历有趣度成为与陌生人建立关系的重要基础。

硅星闻对话了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创意项目部主任王嘉婧和在线社交空间元气酒馆创始人、社交连续创业者陈奕龙,试图从科技影响、共识与边界、空间等角度,讨论年轻人社交观的转变之路。

交友新需求:满足“情绪价值”期待

工作令人成长,学习令人增长见识,瘫在沙发上玩手机能带来快乐,这都是确定的事情。

交友却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与陌生人建立联结本就是一场冒险之旅。

在不再需要男耕女织、彼此分工、提升面对生活的抗压能力时,和另一个人缔结紧密关系就变成了一个可选项,而非必答题。随之而来的是单身率的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填补了消磨时间的需求,媒体的发展让娱乐选项前所未有地增加:小红书、豆瓣、Soul,各式各样的线上交互,让宅在家里的人也能有某种程度的社交参与度;微博在线吃瓜、不知疲倦的抖音视频或头条,可以保证永远有新的内容可供消费。然而关上手机的那一刻,原本的空虚感并不会凭空消失,感情需求也仍旧存在。

我们并不活在当下,活在此刻,时常活在手机里、一个荡气回肠的当代杰作可能30秒就播放完毕,又如何有耐心从头开始听一个人说他或她的人生故事呢?

物质需求极大满足后,人们的交友需求也迈向更高级的阶段。社交软件探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95后社交观念与社交关系调查报告》显示,在择偶方面,青年人群最在意自由婚恋因素,如“性格和得来”(67.8%)“个人品质”(54.0%),这都需要深度交流、观念碰撞。

年轻人们逐渐发现,就算处于在线时代,真实的自我、真正的情感联结仍旧最打动人心。

这一变化逐步显现,而产品和科技尚未跟上步伐。此前,交友产品层出不穷,却缺乏一个平台,能够营造轻松的环境,让人们卸下负担,愿意打开并表达真实的自我,与陌生人进行有质量的深度情感交流;让人们在实时反馈交流中,既满足表达自我的需求,也达到与他人建立深度联结的效果。

“目前更难见到的优质亲密关系,并不是被娱乐所替代。廉价娱乐更像是人们对亲密关系求而不得之后的一种填补。我认为并不是科技发展造成单身,反而是科技发展还不足够,还未将文化、产品融入科技当中,真正解决大家的真实需求。”陈奕龙表示。因此,他打造了在线社交空间“元气酒馆”,希望可以提供一个舒适、开放的环境让年轻人能够自由地交友。

落差感、共识与消失的空间

如果再仔细观察年轻人的全新社交需求,就会发现它有迹可循,值得认真分析,并基于此找到通往新型社交的途径。

首先是落差感。

“可以说,目前我们面对的状况是虚拟世界快速地‘侵入’,而且可能虚拟世界还没搞清楚,元宇宙就来了。现在的年轻人很轻易地就看到了星辰大海,可是回到现实能够到的东西还是有限的。”王嘉婧解释道。

这样的落差感,在多年以前韩流来袭时就引起过热烈讨论,但当时并未造成长时间、大规模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韩剧并没有足够广阔的受众,而且从传播学角度而言,电视媒介的距离感比自媒体要远得多。

然而微博、短视频的兴起,让过去遥不可及的明星、实力雄厚的素人的生活都变得看起来触手可及,“我也可以”的感觉也就更加容易出现,导致对现实生活中遇见的人、所过的生活有了更高的期望。

“回看过去一些传播很广泛的剧集,比如《我爱我家》《家有儿女》等,里面描绘的爱情、家庭、婚姻非常现实,例如有重组家庭的讨论,大家族家庭的融合,但是又能在看似“问题重重”的状态中,叙述温暖和快乐。剧集没有完美的出厂配置,把重点放在动态的经历里,如何学习和改进,如何爱和实践爱。这在如今的影视作品里,比较少见。”王嘉婧表示。

其次是缺乏亲密关系的共识,让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这件事,变得有些“冒险”。

不管是在现实还是网络中,与陌生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双方都可能存在认知差距的问题。

“虚拟世界那么大,它的规则也是不确定的。可能我是来寻找一段认真的关系,可是这个人却是来随便约一下的。这个会大大减少社交安全感。和过去我们可能习惯的熟人介绍、朋友同学等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个认知上的差距就会带来问题。”王嘉婧说道。

陈奕龙表示:对于Z时代的年轻人,似乎可以非常轻易地开始或结束一段“恋爱”,同时也表现出极强的“悦己大于悦人”的现象。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因为Z时代更加自私与不负责任,而是因为今天的社会给了他们追求自由的权利,但却还未形成与之匹配的“关系共识“。似乎超越普通朋友就是“恋人”,而这种轻易定义“恋人”又无法满足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望。

他和团队在做产品调研时,总结过对于现代年轻人交往来说值得关注的四个阶段:

● 初次相识(hang out)

● 有点好感(seeing each other)

● 很想见面、定期约会(dating)

● 确定关系(relationship)

“在欧美地区,年轻人往往认识新朋友时都遵循这个交往原则的,欧美的年轻人在接触新朋友时往往会遵循这个过程,每个阶段所承担的责任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前三个阶段,往往并没有排ta性,大家会更加轻松。如果模糊这些界限,确实会带来不小的冲突和困惑”。

假如不建立这样的共识,似乎我们很难逃脱“母胎solo”-“海王海后”-“结婚狂”的死循环。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留给当代年轻人发展亲密关系的空间也在消失:

过去许多年,中国的乡土社会间,邻里关系是一个自小就天然存在的土壤,而城市里的高楼、消失的公共空间和分工日益精细的各行各业,让在轻松的环境里认识新的朋友,变成一件有些艰难的事情。

很多人都试图解决过这个问题。可是陌陌、探探或线上相亲app,或是沦为快餐性爱的遮羞布,或是看起来年代感强烈,难以长久吸引年轻人

线上交友app未跟上年轻人的交友新需求,而线下举行的脱单活动,如“8分钟约会”“校友局”,又有着种种局限。

“可以说,现在年轻人想要结识新的、高质量的朋友或恋人关系,线上线下面临的状况都有些尴尬。”陈奕龙解释道,“线下活动的成本非常高,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活动体验,让参与线下活动变成一件‘投入产出比’极低的事情。”

“而在线上,在传统的社交产品中,通过IM几乎不可能深度了解一个人,同时又缺少类似于国外hang out的生活方式,所以只能通过放大不切实际的“幻想”来留住用户,变得越来越浮躁,”陈奕龙这样表示。他和团队打造的元气酒馆,就试图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虽然是一款线上的社交产品,但与陌生人交流起来却有着线下见面一样的真实感,同时还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摒弃了线下见面的烦恼。

人类的关系有着相似性原则,也就是说人们感知到彼此的相似性对于产生进一步关系有着中重要作用,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龄的相似性﹐以及社会地位的相似性等。虽然信念、价值观、态度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在初次见面时较难体现,它们的重要性却最强。

不论基于何种方式认识,有机会探索心意相通之处,是成为朋友或是恋人的必要条件。

他解释道:“我们希望通过线上的虚拟社交空间加独特的语音约会体验,既不需要忍受线下活动的局限与尴尬,又可以轻松发现感兴趣的人并提供深度交流的机会,达到科技、产品、文化的融合。”

当然,这一概念仍待时间验证,不过目前元气酒馆的参与度在社交类app中颇为领先,注册用户次日留存超过70%,平均约会时长超过半小时,已进行超过50000场在线约会。这样的数据从侧面上可以体现,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和陌生人有更“柏拉图”的交流仍旧具有吸引力。